◆
==== 萍踪诗词赏析·集话
- 《萍踪侠影》回目对联格律浅析——联珠缀玉见功夫(节选)
作者:天府联苑(2009-03-05
19:48:02)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d3447cd0100cix6.html
二、《萍踪侠影》回目对联格律浅析
中国楹联学会顾问、著名小说家梁羽生先生是当代撰联高手。在他创作的小说中,使用传统的对联作回目,起到提纲挈领和画龙点睛的妙用。而这些对联,的确堪称对联爱好者学习的范例,也是对联家研究的标本。今天,给初学者讲对联的规格,引导他们学习大家之作,法乎上者,的确该认真研究梁羽生形式的创作对联。内行看门道,这里我们就不打算人云亦云地空谈“意境”、“韵味”,而乐意从“格律”入手分析;用解剖麻雀的方法,研究小说《萍踪侠影》中的实例。
小说《萍踪侠影》共用32副对联做回目(原文排成双行,分句间不用标点;这也为研究短联标点提供了范例)。其特点大致如下:
一、言简意赅
回目必须言简意赅,字少了或许不能尽意,字多了又怕显得冗长,作者从实际出发,巧用11言对联,妥善地解决这组矛盾。这些字词可以构成比较复杂的单句或复句,能够满足提示、叙事、点题、概括、抒情的需要,。《萍踪侠影》的32副对联全部是11言(两个分句)组成,为了避免句式单一,缺少变化,作者又按分句字数多寡分为两类:
5—4型(7副),如:牧马役胡边
孤臣血尽 / 扬鞭归故国 侠士心伤 (楔子)
4—5型(25副),如:弹指断弦
强人劫军饷 / 飞花扑蝶 玉女显神通(回1)
二、结构相应
《萍踪侠影》的32副对联的对仗的确相当精工。作者善于驾驭语言文字,利用结构相应的对偶词语(句式)构成工稳的联文,为读者提供了研究属对的范例。如:
祸福难知 单身入虎穴
/ 友仇莫辨 宝剑对金刀(回2)
铸错本无心
擂台争胜 / 追踪疑有意 锦帐逃人(回4)
滚滚大江流
英雄血洒 / 悠悠长夜梦 儿女情痴(回11)
劫后剩余生
女儿泪洒 / 门前伤永别 公子情伤(回25)
恩怨难忘 豪情化飞絮
/ 情痴不悔 魔窟缔知交(回26)
一局棋残 英雄惊霸气
/ 深宵梦断 玉女动芳心(回10)
一片血书 深仇谁可解
/ 十分心事 无语独思量(回7)
峡谷劫囚车
变生不测 / 荒郊驰骏马 祸弭无形(回12)
“祸福、友仇,英雄、儿女,恩怨、情痴”,联合结构为对;“擂台、锦帐,大江、长夜,余生、永别,飞絮、知交,血书、心事”,偏正结构(包括状中结构“难忘、不悔”)为对;“铸错、追踪,无心、有意,争胜、逃人,入虎穴、对金刀”动宾结构对仗;“泪洒、情痴,棋残、梦断”主谓结构)对仗。
作者以两个分句组合一句,两句组合一联。有时也用可以独立运用的词组作为分句,如“一片血书、十分心事”,这合乎汉语语法规律。从分句的结构看,主状谓对主状谓(“祸福难知、友仇莫辨,恩怨难忘、情痴不悔”),主谓宾对主谓宾(“单身入虎穴、宝剑对金刀,豪情化飞絮、魔窟缔知交”),主谓补(“变生不测、祸弭无形”),虽然变化多端,却是条理井然,对仗悉敌。
联文中灵活自如地运用成语,有时同样以成语(包括适当调整了语序的)为对,有时另配结构相应的词组,保证对仗精工,寓意深长,这也值得借鉴。请读下面几例:
戴月披星 苦心救良友
/ 移花接木 珍重托珊瑚(回13)
联剑惩凶 奇招启疑窦
/ 抽丝剥茧 密室露端倪(回13)
喝雉呼卢 名园作豪赌
/ 扬声掷骰 侠客儆凶顽(回13)
浅笑轻嚬 人前作娇态
/ 慧因兰果 劫后证情心(回22)
剑气如虹 廿年真梦幻
/ 柔情似水 一笑解恩仇(回31)
梁羽生先生还为读者提供了当句对的范例:
触景伤情 穷村嘶骏马
/ 神机妙算 泥沼陷追兵(回29)
“触景伤情”是由两个动宾结构组合的联合结构,“神机妙算”是由两个偏正结构组合的联合结构(前面的“浅笑轻嚬、慧因兰果”两组词语也用了当句对手法)。如果自己过去不曾留心研究,可以再学习的,千万不要随心所欲,因误认而曲解是什么“破格”之作!
值得强调的一点是,作者有时巧施匠心,将文中对联化作回目,这样更能加深读者的印象。如:第5回有主人公张丹枫笑吟的诗句(也是律联):“亦狂亦侠真名士,年哭年歌迈流俗。”“真”应该是动词“真是”的省略形式,与动词“迈”(过)相对。这一回的目联就是稍加改动而得的“名士戏人间
亦狂亦侠 / 奇行迈流俗 能哭能歌。”作者力避单调,在回目联文中指代主人公,就先后换用过“侠士”、“侠客”、“名士”、“英雄”等词语,足见其词汇丰富,勤于思考。如果谁懒得动脑筋,“二百钱开当铺”,词语贫乏,胡乱凑合,动辄拿“不以辞害义”做挡箭牌,读了梁顾问的对联,是否会有所触动?
三、声律协调
《萍踪侠影》的32副对联的上联都采用仄起句型,不用平起句型,有意保持第一分句落脚平声,第二分句落脚仄声。如:
石阵战氛 豪情消积怨
/ 荷塘月色 词意寄深心(回13)
罗汉绵拳 将军遭险着
/ 金刚大力 怪客逞奇能(回14)
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
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
陌路遇强徒
偷施妙手 / 风尘逢异士 暗戏佳人(回3)
半夜袭番王
奇情叠见 / 中途来怪客 异事难猜(回11)
仄仄仄平平
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
(句中第一三等奇位字,可平可仄者读者自知,不另注明。)
这类正格联文共计9副,另外13副,有一个分句采用拗句形式,如:
爱恨难明 惊传绿林箭
/ 恩仇莫辨 愁展紫罗衣(回8)
柳色青青 离愁付湖水
/ 烽烟处处 冒险入京华(回19)
大力除凶 将军表心迹
/ 赤诚为国 侠士出边关(回21)
石塔藏龙 闯关劫天子
/ 丹心报国 拔剑护仇人(回25)
虎帐蛮花 痴情缔鸳谱
/ 清秋俪影 妙语订心盟(回20)
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
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
“平平仄平仄”是被历代诗人词客视同正格的句式。作者大量使用拗句,决非“江郎才尽”,其用意即在借以避开反复使用同一句式必然导致单调乏味的弊病。作者不怕增大难度,坚持对联声律,显然意在强调撰写对联必须严守平仄协调的基本原则。
《萍踪侠影》中的其他回目联文,可资借鉴,摘抄于下,供读者参考:
奸宦弄权 沉冤谁与雪
/ 擂台争胜 侠士暗飞针(回15)
冰雪仙姿 长歌消侠气
/ 风雷手笔 一画卷河山(回17)
十载重来 芳心伤往事
/ 两番邀斗 平地起疑心(回23)
万里远来 异乡寻老母
/ 卅年重会 逸士斗魔头(回28)
紫竹林中 高人试双剑
/ 太师府内 侠士醉香闺(回24)
力抗金牌 舍生救良友
/ 身填炮口 拼死护檀郎(回30)
|